
8月31日,MK(中国)召开“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推进会”,以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。课程建设团队负责人聂新艳、杜明真两位老师分别就单位建设完成的四门在线课程进行详细解读,为后续教学实践与课程优化指明方向。

会上,聂新艳对“大学英语 1(普通)” 线上 MOOC 资源及混合式教学流程进行解读。该 MOOC 为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课程建设项目,以《新标准英语(第三版)综合教程》为基础,设置大学生活、语言与世界、中国美食等六大主题,涵盖场景词汇及构词法、翻译、写作、文化与社会四大模块,共 24课时(每课时10-15分钟),形成“各自独立、相互补充”的多维脚手架体系。在教学目标上,课程兼顾知识传授(如基础词汇、写作规范、翻译技巧)、能力培养(自主学习能力、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)与价值引领(提升文化素养、树立正确三观),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。
教学模式方面,该课程打造“课前线上-课中线下-课后线上”的完整混合式学习生态:课前依托慕课视频与U校园AI版平台,提供微课、互动练习等资源激发学习兴趣;课中对线上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升华;课后通过拓展练习、研讨活动实现知识延展。考核方式上,创新采用多元化、智能化体系,借助 AI 技术实现单元测试与作业的自动化评阅及即时反馈,并通过学习数据分析生成个性化报告,为教师精准教学与学生优化学习策略提供支撑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课程已2024年秋季学期在智慧树网成功上线,覆盖曲阜、日照两校区约 7000 名学生,采用 “SPOC + 翻转课堂” 模式,教学成效显著。在混合式教学流程设计上,以 Unit 1“College: Survive and thrive” 为例,明确各模块(如词汇预习、翻译练习、写作补充)的建议使用场景,同时预留优化空间,将根据教学方案调整、学情反馈等持续完善课程资源与教学方案。

随后,杜明真聚焦《新标准大学英语(第三版)》3(NSCE3)线上课程,从课程架构、混合式教学案例及平台任务布置三方面展开介绍。该课程作为 “十二五”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线上资源,对应《指南》基础与提高目标,分1-4级设置,每级6个单元,涵盖《综合教程》《视听说教程》等多类分册,主课文长度、音视频语速与内容深度呈阶梯式提升,生词率严格控制以保障学习流畅度。
以B3U4“城市的心跳(The heartbeat of a city)”单元为例,杜明真详细拆解混合式教学实施路径。该单元围绕 “在世界文化旅游论坛城市展介绍家乡”的真实场景设计教学,课前依托 U校园 AI 版与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(UMiOOCs),布置Scenario口语练习、课文预习等任务;课中通过课文要点提炼、视频课程学习(如“城市充满魅力的三原则”)、写作框架讲解等环节深化知识理解;课后要求学生上传修改后的 Scenario 视频、Project 演讲稿,并完成 Self-reflection 总结。同时,单元深度融合课程思政元素,结合二十大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,引导学生挖掘城市文化内涵、关注城市治理与生态建设,在语言学习中增强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。此外,U校园AI版平台构建了科学的考核体系,综合必修时长(20%)、教程学习成绩(80%)、课堂小测与课后作业等维度,支持教师根据教学需求灵活调整任务设置与评价权重,实现过程化、个性化评估。
此次推进会的召开,进一步明确了MK(中国)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在线课程建设的核心方向。两门课程的解读既展现了教学部在课程设计、教学模式创新与思政融合方面的扎实成果,也为后续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提供了清晰指引。未来,MK(中国)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,不断优化课程资源与教学流程,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,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